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!

  1. 首页
  2. 心理咨询必读
  3. 正文
点击显示栏目

心理咨询必读

细数心理咨询常见的5类误区 | 心理咨询知多少

  • 来源: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  • 发布者: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01
  • 浏览量:
误区一
去做心理咨询就是心里有病



或许,这是对心理咨询最常见、最根深蒂固的误解了。

这个误解可能来源于我们知道抑郁症、焦虑症患者往往是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。

其实,像你我这样的正常人也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,甚至可以说,存在发展性问题或适应性问题的正常人更加适合接受心理咨询。

➣ 什么是发展性问题或适应性问题呢?

它们是指普通大众在发展与适应方面存在的困扰,比如人际关系问题、学业和学习问题、升学就业问题、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。

我们都知道,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,生病了就得去看医生,其实心理也一样。

在生活中,当我们因为压力或无法解决的困难感到迷茫、痛苦、无助时。

心理咨询能够为我们提供安全的空间促进自我觉察与反思、帮助我们发掘积极的力量,改善情绪,获得应对困境的能力。

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不仅不是病人,相反是生命的勇者,有勇气面对困境,有勇气信任专业的力量,有勇气自我超越,收获成长。


误区二
心理咨询就是聊天,跟找朋友聊天没什么区别



心理咨询面对面会谈的形式看起来有些像朋友聊天,但是作用原理和效果却大有不同。

➣ 一方面,心理咨询是一种刻意营造的安全人际关系,有会谈目标和方向,咨询师的每一个反馈都以当事人的利益优先。

因此,在咨询关系中当事人可以更安全进行自我觉察与反思,并尝试构建新的方法去面对困境。这种深度往往是与朋友闲聊无法企及的,也是咨询能发挥效果的关键。

➣ 另一方面,已有研究发现在咨询中存在大量的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行为同步。

比如音调、头部运动、身体运动、面部表情、呼吸频率、皮肤电、脑神经活动等,这种同步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咨询关系,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起工作同盟,促进咨询效果。


误区三
心理咨询师会直接给我建议,告诉我该怎么做



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而不是直接给建议和答案。

为什么不直接给出建议呢?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相比直接给建议,咨询师更重视的是与来访者共同协作,建立工作同盟,一起来探讨和面对当下的困境,探索改变的方案。

因为我们知道,当事人眼前的困境与他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、行为模式有关。

单单解决当下的问题并不能使当事人的问题得到“根治”,而在与咨询师共同工作的过程中,当事人能够完成从探索到领悟,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,同时付诸于行动,有效地解决问题,超越困境。


误区四
心理咨询会让我对咨询师产生依赖



心理咨询的目标是“助人自助”,协助来访者自我觉察、自我照顾、自我成长,而不是让来访者依赖咨询师。

如果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,这往往意味着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移情。

这时候需要咨访双方更加真实、深入的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感受,将移情反应转化为促进来访者领悟和改变的机遇,将“依赖”关系转化为一段积极的关系。

在这段关系中,咨询师成为帮助来访者探索自我的工具,成为来访者面对咨询室之外世界的支持力量,直到来访者有力量独立面对众多的生命议题。


误区五
心理咨询很贵,不值得



目前已有研究证明,心理咨询/治疗是有效的。

相比咨询很贵,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“什么样的咨询才是有价值的。”

心理咨询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、地点上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合作关系。

收费保证了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合作契约,在契约的保护下,咨询师进行有尊重的倾听和专业引导,协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。

而来访者,则需要和咨询师一起,积极参与到咨询过程中,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来促进自我改变。

如果来访者经济上有所限制,大型综合医院或者精神卫生中心,都提供时长有限、但价格更经济的心理咨询服务。

另外,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中心,中心常设的心理咨询服务对在校学生是免费的。


上一篇:西北政法大学心理咨询预约制度
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